《女王與知己》: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11 年前,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的《黛妃與女王》靠著精準的劇本和精湛的演技,將海倫米蘭推上奧斯卡后座;來到  2017 年,佛瑞爾斯再度刻劃英國女王(只是這次換成維多莉亞),再次透過敏感的皇室政治醜聞,處理從王室角力到身分地位等相關議題。只是就算茱蒂丹契演技再好,故事背景再有意思,有著如此拙劣的劇本,《女王與知己》肯定不是《黛妃與女王》,甚至也稱不上是暖心溫情的傳記電影,更像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所發展出的英國王室同人誌──片頭打上「大致上真人真事改編」,還真是太客氣了。

理論上,《女王與知己》處理的是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晚年,與印度僕役阿卜杜勒之間的誠摯友誼(或許加上一絲若有若無的曖昧),以及阿卜杜勒為女王所帶來的深刻影響。但在李和的劇本中,一段獨特且複雜的關係,卻被簡化為幾乎是可笑的正邪對決。


由印度來的平民聖賢與壓抑許久終於如獲新生的女王,大戰膚淺、愚昧、自私、懦弱的王室成員,時不時加入激昂的演說和有如小學話劇的對質,事件往往有頭沒尾,人物關係單薄錯亂,中間一小時幾乎讓人不忍直視。李和先前的《吐司:敬!美味人生》已經搞砸過傳記電影一次,本片還另外摻入《戰馬》的愚蠢和煽情,結果便是一個讓人難以下嚥的破碎故事,理所當然而毫無必要。

可惜的是,要不是李和的劇本太過拙劣,《女王與知己》終於給了茱蒂丹契難得的發揮機會,把角色從威嚴到軟弱,從狡詐到天真,各種不同面貌演得活靈活現,片尾君臨天下的氣勢著實是獨一無二。再次證明只要丹契演出女王,表現總是比平時要再高了一個層次。史蒂芬佛瑞爾斯早已從帶有獨立電影精神的鬼才,轉為中規中矩的工匠,但至少他深知將焦點擺在丹契身上,整體還算是不過不失。而縱使其他角色實在太過單薄,一個有著邁可坎邦、艾迪伊扎德、奧莉薇亞威廉斯的演員陣容無論如何都糟不到哪去,至於飾演阿卜杜勒的阿里扎勒… 角色都是完人了,演起來像天外高人也是很正常的。

在本片開始前,片頭字幕打出了  BBC Films 的商標,瞬間給人「本片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預期。《女王與知己》純就拍攝來說本身並無問題,問題在於缺乏記憶點但看完讓人感覺心曠神怡,與一昧加糖加味素讓人作嘔是兩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