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記得在《父後七日》之後,有哪部台灣電影讓我看到又哭又笑的,徐譽庭和許智彥導演的《誰先愛上他的》,讓我再次重溫了這種感覺。

作者:Angela

 

v.678

 

封面故事

 

2018-11-02

 

《誰先愛上他的》觀後感:夫後百日

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敘事與劇本結構相當扎實,台詞、人物都生猛有力,處處反映熟悉的台灣社會脈絡和語境,我們在劉三蓮身上可以看到台灣女性常見的堅強和情感的脆弱,在阿傑身上看到同志的一份無奈和對感情習慣故作瀟灑但內心滴血的模樣,在兒子呈希身上看到受不了媽媽強勢叨唸,卻又其實深愛媽媽的矛盾,《誰先愛上他的》將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物放置在一起,因為一個人的過世、一筆死後的保險金將他們所有人牽連起來。 

電影描述,劉三蓮的丈夫──正遠癌症過世,她很難過,但她更難過的是她的丈夫不只是她的丈夫,還是別的男人的情人。對劉三蓮來說,丈夫離開她已經痛苦萬分,結果丈夫還將死後的保險金留給那個「小王」阿傑,不顧她們小孩呈希的未來,小孩將來上大學、出國深造都要錢。劉三蓮決定要去小王家裡,好好討一個公道,把保險金討回來!而《誰先愛上他的》就從劉三蓮討公道為始,準備跟小王釐清是誰「先來後到」,搞清楚規矩,誰是加害、誰是受害,卻在電影最後,發現愛情和人與人關係中所謂的公道,並沒有原先想像那麼簡單,原來所有人都是加害者,所有人也其實都在受害。 

《誰先愛上他的》觀後感:夫後百日

《誰先愛上他的》電影開頭取巧的以小孩呈希的視角,帶領觀眾認識女主角劉三蓮和男主角「小王」阿傑,從他們倆人共同的「丈夫」正遠死後述說,從原先的懵懵懂懂到片段地拼湊出發生在他們之間的種種故事。觀眾能快速被吸進劇情鋪陳的綿密情感,最先能從呈希的話語中,感受到謝盈萱飾演的劉三蓮散發像狂濤巨浪一樣的怨婦情緒,得不到丈夫的愛與安全感,就全力緊抓住唯一如海中浮木的兒子,結果兒子受不了,能投靠的對象就是媽媽的敵人,也就是所謂敵人的敵人,奔去「小王」阿傑的家裡順便刺探一下敵情,了解阿傑是不是媽媽口中的壞人。 

在呈希逐漸了解阿傑的過程,觀眾也得以認識這位劉三蓮口中「搶人家老公的死同性戀」──阿傑與正遠的同性愛情──阿傑在正遠得知罹癌時如何不離不棄的照顧,以及兩人曾經在小劇場表演時擁有的美好邂逅和回憶。 

《誰先愛上他的》觀後感:夫後百日

《誰先愛上他的》在劇情中層層疊疊編排特別意義深遠的一部分,是強調了人與人需要倚賴理解的重要,觀眾能一步步從最初的幾個片面印象,慢慢深入當中體驗發生的故事,就如同兒子呈希將劉三蓮跟阿傑的戰爭,比喻為小三(劉三蓮)和小王的爭奪戰,乍看會是小三與小王俗濫的戲碼,卻在電影不斷一個一個展現劉三蓮和正遠、阿傑和正遠的相愛相處等等橋段的經歷,我們才發現對於小三和小王的理解是不夠全面,他們的傷心、痛苦都是獨一無二的,劉三蓮有多積極爭取讓丈夫再愛自己,和阿傑如何積極幫助情人健康復原,都不是小三和小王幾個字能涵蓋、解釋的清楚。人們常常只看到字面的意思,卻不懂這些字面後的人生故事。 

再者,《誰先愛上他的》也讓對愛情曾經美好的追求,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以電影中劇場的戲劇、歌曲〈峇里島〉來象徵「愛」的難以掌握和控制,愛的可遇不可求,還有關於無法愛的失落,同時也是因為這份對愛的了解和告別,讓劉三蓮和阿傑產生和解般的相通。 

《誰先愛上他的》觀後感:夫後百日

《誰先愛上他的》全片精準體現了台灣現代社會人情的樣貌,縮影台灣人常對於人事物片面理解的習慣,以及理解後又能重修舊好的純樸;但略為可惜是,電影結尾阿傑母親的同意,似乎為了喜劇的圓滿,反降低了原本電影的高度。 

其餘在技術和演員部分也可圈可點,電影攝影和取景極力拉近了觀眾與劇情的距離,剪接更是生動並多處畫龍點睛,謝盈萱飾演的劉三蓮怒的有理,非常不容易,每個憤怒和恨都有層次,邱澤飾演的阿傑眼神中的嫵媚和肢體中隱隱的騷勁,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