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套》運用環境、臨場反應、和冷靜分析的鬥智

一言以蔽之:故事蠻多巧思。

圈套》是奈沙瑪蘭〔M. Night Shyamalan〕導演的最新上映作品,其實對一般商業觀眾來說還蠻有意思,但如果說專門期待「奈導作品」,有預設認為奈導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大翻轉可能就不會很滿意,我會建議就別想奈導不奈導了,就把它當作一部有設計劇情的電影來看,還有些看點。

首先要說一件事,「誰是兇手」並不是雷,連新聞上面都有直接寫出來,從預告也看得出來,所以不小心看到這個資訊完全不要擔心,電影也在開始不久就直接告訴觀眾了,電影要賣的梗不是這個。

《圈套》運用環境、臨場反應、和冷靜分析的鬥智


那賣點是什麼?坦白說我覺得《圈套》最不寫實的其中一點在於,每個人都好機智(這不是批評喔)。我們可以看到兇手本身在被困在演場會場地時,如何運用各種手邊能得到的資源,幫自己找生路,同時還要顧及他的雙重身分不要被拆穿。而追捕他的警方,是由一位側寫專家在主導,她從僅有的線索也推斷出很多兇手可能的行為模式,因此兇手雖然超聰明但也會一直遇到阻礙而得要再想辦法。連明星歌手在必要的時候,也能做出有腦的臨場反應,讓兇手脫身的難度更高。到最後甚至還有設下整個圈套的關鍵人物(這個比較有梗,就不說是誰了)都是因為有用腦袋的觀察而發現兇手可能會出現在演唱會的事情。

有這麼多人在鬥智,雖然不見得正面交鋒,但每一舉一動背後都有一些判斷和創意,所以即使主線劇情就只是追捕一個犯人,過程還是頗有看頭。不過重點是用腦袋,不是用打的,所以別把它當作動作片來期待。它雖然都在鬥智,但又不走傳統偵探破案電影風格,反而用比較像商業動作片的模式,拿掉動作放入很不少機智。形式還蠻有意思。

《圈套》運用環境、臨場反應、和冷靜分析的鬥智


再來要一提的是喬許哈奈特〔Josh Hartnett〕,這次演技的表現很出色,可以在標準老爸和冷血殺手之間切換自如,而這個角色可以瞬間編謊且說得跟真的一樣的本事,也是重要的技能之一。

其實《圈套》算是頗緊湊的,但它的追捕並不是槍戰或格鬥,而是用各種觀察、小技倆、謊言、人性等等來出招,所以我認為重點在於,你覺不覺得這些元素是精采的,如果每個「聰明之舉」背後的臨場反應和即時分析對你來說是很刺激有趣的,那《圈套》挺過癮;如果你並沒有想看這些、想思考這些,只想看傳統的追捕,那大概就不適合這一部了。

至於有沒有什麼反轉?沒有很大很大的翻盤等級反轉,不太有那種「本來觀眾都以為是這樣,結果竟然是那樣」的梗,但許多沒料到的小地方倒是不少,這些小地方的安排和設計,仍然是有功夫的(而且並不會讓觀眾看不懂,該解釋的大都會解釋不用靠自己領會)。

圈套》不見得會是奈沙瑪蘭觀眾能夠很滿足的作品,但對於一般商業觀眾(且要喜歡看動點腦的劇情),還蠻有它自己的特色和妙處。

作者:火行者 【火行者電影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