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曼的音樂遍歷》觀後感:組成音樂大師的日常

帕爾曼的音樂遍歷》是導演艾莉森切爾尼克(Alison Chernick)以親切平常的生活視角,呈現小提琴家帕爾曼(Itzhak Perlman)的多面向,從日常紐約家中三重奏的練習,他對棒球的喜愛,他教授音樂的方式,他與活潑的妻子托比(Toby Perlman)的互動相處,以及他幼時罹患小兒麻痺後的行動不便,這部紀錄片就像將小提琴家帕爾曼的音樂生涯視為一顆巨樹,它盡力避免描繪這顆巨樹多雄偉多麼巨大,而是引領觀眾看見屬於巨樹的一段小小的橫切面,以電影起頭便是帕爾曼的平時練習片段,他說著猶太人的笑話,讓觀眾輕鬆進入,再藉由切面內的一圈一圈構造,如進一步窺見帕爾曼童年練琴的時光、身為猶太人的背景,他在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的學習經驗,藉著這些廣泛的生活經歷,了解每個層面如何組成帕爾曼動人音樂的簡單概述,並認識帕爾曼對其音樂和人生的思考。 

《帕爾曼的音樂遍歷》觀後感:組成音樂大師的日常


小提琴家帕爾曼除了他極為知名替《辛德勒的名單》、《新天堂樂園》等電影演奏的樂音,最容易讓人看見的,是他無法走動的雙腿,他到任何地方都必須倚賴拐杖和電動車,這也成為紀錄片開頭的切入點。因為四歲罹患小兒麻痹症,他的雙腿攣縮屈曲,但他的天賦也很早就顯現。他在電台廣播中聽到海飛茲(Jascha Heifetz)的演奏,一聽便喜歡上小提琴的音色,父母也栽培帕爾曼練琴,他學校時期除了上學之外,就是練琴,他笑說「畢竟我也沒辦法當個網球選手」;而帕爾曼的不良於行也導致他雖12歲就具備驚人的演奏技巧,卻始終得不到更多的支持,直到某次因緣際會受美國CBS電視「蘇利文劇場」的轉播,電視上有機會演奏〈大黃蜂的飛行〉(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等曲目,開始有了名氣,後來也定居美國。帕爾曼回顧那段時期週遭人對他的看法,他直言「他們看見我的不能,卻沒有看見我能的」,即便「蘇利文劇場」的主持人艾德蘇利文(Ed Sullivan)邀請他到節目上演奏,帕爾曼回憶起來,坦承說出個人的理解,「主持人可能也是可憐他無法走路,並不真的看見他音樂的才華」。 

也因為自身的經驗,這位小提琴家對每個人擁有的才華和音色,每個人所喜歡的樂器聲音,他都以「神秘的」、「無法準確測量的」來反映他對人懷抱的無限可能。特別是紀錄片也連結帕爾曼的愛琴:一把獨一無二、琴背有些不平衡的小提琴,能拉出最悅耳的音色,來印證缺陷所構成的藝術。 

《帕爾曼的音樂遍歷》觀後感:組成音樂大師的日常


在小提琴的學習之路上,他也分享了二個階段的名師給他不同的教育方式,帕爾曼特別受第二位老師的啟發、有小提琴教母之稱的桃樂絲狄蕾(Dorothy Delay)。狄蕾認為藝術家或音樂家的作品,都仰賴他們的內心,因此,狄蕾很少告訴帕爾曼實際該如何拉奏,例如紀錄片中一例,帕爾曼的升C走音,狄蕾不是直接指出走音,而是詢問「對升C的概念是什麼」,讓帕爾曼更多的思考,不是成為演標準的演奏機器。 

《帕爾曼的音樂遍歷》觀後感:組成音樂大師的日常


有趣的是,紀錄片放入很多帕爾曼的妻子托比,她比帕爾曼表達更生動的許多片段,她和帕爾曼的相識與婚姻的心情。電影中更亮眼的還有女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的圈粉合奏,阿格麗希的巴哈曲目彈的又快又有力,有些專業音樂家並不欣賞她彈的巴哈,但紀錄片一刀就剪進帕爾曼一句話「彈巴哈就要找阿格麗希」。在《帕爾曼的音樂遍歷》之後,或許影迷和樂迷會期待有關阿格麗希的紀錄片能被拍攝。 

《帕爾曼的音樂遍歷》觀後感:組成音樂大師的日常


而影片最高潮,是拍攝現場演奏《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紀錄片前面早已穿插帕爾曼回到以色列的老家,拜訪小時候買琴的樂器行和琴師,述說不少關於猶太人打造小提琴的故事,這些片段和先前帕爾曼的人生經歷結合,化為音樂中的情感與音符,在電影的最後現身。 

全片正如中文片名的「遍歷」之意,《帕爾曼的音樂遍歷》雖然為音樂家做出不錯的橫切面圖,但整體其實有流於表面未有深入縱切的介紹,但也正如其名,作為認識小提琴家帕爾曼的其人其事,一次的充滿活力有趣的入門紀錄,仍是值得推薦。


作者:Ang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