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知名女歌手蘇可芸在旅館自殺身亡,患有亞斯伯格症的資深鑑識員方毅任在死亡現場發現一枚指紋,指紋與毅任失聯多年的女兒曉孟相吻合。為了查出女兒與死者間的關係,毅任刻意隱瞞證據,並與女記者海茵聯手查案......

我非常期待 Netflix 的《誰是被害者》,無視今日外頭天氣多嬌,選擇窩在家裡狂啃影集。看完後有幾個小感想。

(底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其一,《誰是被害者》拍得用心,演員表現稱職,技術面(視效化妝等)夠水準。影集會讓我想起《雙瞳》,都有多起連環兇案,都有失職父親,以及無法被克服的心魔;想起《目擊者》,講人心的陰暗面,並觸及警界和商界的連動關係,對了,許瑋甯在《誰是被害者》和《目擊者》的角色性格設定頗為相似;《誰是被害者》還讓我想起《火線追緝令》,探討扭曲的思想對情緒低迷者的深厚影響力、想起《我們與惡的距離》,批判媒體的嗜血,以及各種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等。

《誰是被害者》每一集都會談到一個議題,包括媒體暴力、憂鬱症、官商勾結、恐怖安養院、血汗公司、性別歧視等,好處是議題的廣度夠寬,缺點是一集講一個題目,大半只能點出問題,卻無力解決問題(或是給一個很正面的答案,例如多一點關愛多一點希望云云)。

其二,《誰是被害者》第一集開場,鑑識課老師對毅任說的一番話:「鑑識呢,不只是要找到線索,推演出完美的邏輯。而是你要利用手上的線索,去找到那被隱藏的故事。你的邏輯和推理都很好沒錯,可是你必須要去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段對白總結了影片的精神。毅任追查這起連續兇案,從不同死者的死因,逐漸拼湊出女兒的心事,同時看清自身的缺點與錯誤。《誰是被害者》告訴觀眾,科學只能幫助人們知道死者的身份或死因,但唯有深入人心,才能明白行動背後的目的和意義。

其三,《誰是被害者》有些小細節會干擾我的投入程度,例如第一集海茵請來開鎖師傅輕易撬開毅任的車子,車子不但沒有防盜裝置,海茵還在車內找到許多機密資料。毅任這個角色向來對人很有防備心(他第一次搭海茵的車子,堅持坐後座而不是前座),而他毫無防備的車子,又讓我覺得這角色的防備心不夠,感覺有些衝突。

另外,我不清楚影集為何要虛擬一座城市:平霖。而不是用台灣當地的地名。這背後有什麼考量或顧忌嗎?再者,影集中講台語的角色,個性都較為粗獷或階級偏低,講中文的角色都偏向時尚與專業。也許這樣的安排只是湊巧,但我忍不住會感到些許的不舒服。

對了,海茵的父母親看起來都是台灣人,怎麼會生出一個混血小孩?(還是演媽媽的張瓊姿有混血基因?)

其四,我喜歡毅任和海茵的互動,尤其在海茵的車上,毅任從後座換到前座的小小改變,莫名的很溫馨!

其五,「死過的人都能明白活著的寂寞,不被接納、被忽視、被踩在腳底下,像是活在黑洞裡,擁有再多還是覺得一無所有。為了自己的痛苦而死,只是孤單的死去。生命,是可以為別人犧牲的。另一個人為你犧牲的死亡,能夠帶來你被完整的生命,你就能帶著自由無憾的死亡,去完成他人的心願。這既是死亡,也是全新的生命。」

林心如飾演的李雅鈞,是一個既恐怖又哀傷的角色。受過傷的人才懂得用相同的語言來煽動他人完成自己的心願。我其實很欣賞李雅鈞的角色設定,冷靜地執行(引導)他人走向死亡。可惜李雅均後來在警局裡,因為情緒過於激動而露出瘋狂神色,有稍稍削弱這個角色的魅力。對我來說,李雅鈞就該一路理性冷靜到底,她越是冷靜地執行他人的「遺願」,才越會讓人對她的行徑感到不寒而慄。

其六,我沒有很喜歡《誰是被害者》最後一集,覺得有些說教。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台劇仍是《想見你》,我看《誰是被害者》時的心情很平靜,但觀賞《想見你》時,有些段落會觸動到我。


作者:香功堂主 【香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