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案密碼 第64號》觀後感:知識的「明燈」或是「冥燈」?

在電影《懸案密碼 第64號》中有一群人秘密組成了寒冬組織,信奉寒冬理論,這群人包含科學家、專業知識分子、精英與政客,他們堅信一套歷史說法,認為人種在往北方遷移的過程,寒冷的緣故,讓嚴寒淘汰了其他劣種,篩選留下了北歐人,他們得以繁衍存活下來,這些高等人種還在那裡發展出民主制度。 

《懸案密碼 第64號》觀後感:知識的「明燈」或是「冥燈」?


電影《懸案密碼 第64號》是改編自丹麥作家猶希阿德勒歐爾森(Jussi Adler-Olsen)的系列小說,以兩名男性警探卡爾和阿薩德作為故事主角,藉由他們所處的懸案組「Q部門」,追尋長年未解的謀殺犯罪與失蹤案背後的真相,道出社會、家庭和宗教信仰建全光明的北歐社會底下,深深埋藏的黑暗面與社會哀歌,某方面頗像是《龍紋身的女孩》,深刻結合犯罪心理與社會議題。電影《懸案密碼 第64號》是這系列的第四部,台灣已出版一到六集小說,電影拍攝則是一到四部,但台灣目前只發行了第四部的《懸案密碼 第64號》。對沒看過小說或前面電影劇情的觀眾來說,不會影響主要劇情和觀影過程,但一、兩個小細節如警探卡爾的手抖焦慮,他幾次徘徊咖啡廳外的動機原因,就不是那麼清楚。 

本片故事以一棟舊宅拆除奇怪的隔間,發現隔間裡有另一個空間,有三個死亡已久的乾屍圍繞坐在餐桌前。懸案組卡爾和阿薩德以此奇情詭譎的命案,展開追查兇手的行動,同時串起這三個乾屍的身分與關聯,挖掘出40年代至60年代北歐社會的種族優生學和強制絕育的政策。而三個人如何被殺,如何成為現場乾屍的模樣,並非此系列的重點,本片不是解謎殺人手法為賣點的本格推理,相對來說,較接近社會派推理,謀殺的現場只是結果,真正目的是引導觀眾抽絲剝繭地了解一件案件背後的來龍去脈,因而本片結構也以兩條敘事線開展,一條是回到60年代,觀看與主要案件有關的史葡格島女子機構,另一條線則是在現代,卡爾和阿薩德的辦案經過。 

《懸案密碼 第64號》觀後感:知識的「明燈」或是「冥燈」?


史葡格島女子機構的島上,禁錮著一群從北歐各地而來的女性,這些女性套用片中的台詞,是被社會認定為「不是太傻就是太淫蕩」的劣等個體,被家庭或政府送到島上,接受教育改造與絕育。雖然歷史上,德國在1933年是首個立法通過對有遺傳疾病做強制絕育的國家,將智能障礙、精神疾病、猶太人、吉卜賽人等視為絕育對象,但20年代起,西方國家就已經普遍實施優生政策,部分的科學和知識分子甚至推波助瀾這一套種族優生思想,群起推崇復興民族的榮光,將社會弱勢視為阻礙民族進步的阻力;電影裡也藉由幾句台詞和畫面,幽微闡明了故事中的「寒冬組織」雖是虛構的,卻也很真實揭露西方歐洲社會中,種族的歧視和種族滅絕的想法,一直是在思想和政治相互影響的隱形關係中頻頻打轉的,隨時可能偽裝成另一種模樣,捲土重來。甚至進一步可以說,「寒冬組織」戳破社會片面所認定,會支持種族優生和納粹政策的時代與特定者,是個「反智時代」是「邪惡的平庸」,但從電影中揭露的組織成員,可以發覺優秀的科學家、知識分子、醫生、政客與警察都不乏在其中,他們的舉止言行、思想帶有法西斯主義的熱情與激情,寄望某個英雄人物重振民族頹勢,他們替種族改革連結符合的神話文本,更替此意識型態背書,就如同電影中他們堅信的「寒冬理論」(電影中的阿薩德也很快駁斥,民主制是其實源自希臘羅馬)。 

《懸案密碼 第64號》觀後感:知識的「明燈」或是「冥燈」?


本片導演克里斯多夫波伊(Christoffer Boe)和攝影師雅各慕拿(Jacob Møller)盡力呈現被送往史葡格島女子機構的女主角遭受的可怕經歷,令觀眾能感同身受她的痛苦與油然而生的復仇感,也直指這些類似對女性和移民的絕育計畫,社會的不正義和歧視仍舊存在。 

除了呈現社會的黑歷史,電影也賴於演員尼可萊李凱斯(Nikolaj Lie Kaas)和法瑞斯(Fares Fares)演繹的個性和互動,帶領觀眾破案。在電影《懸案密碼 第64號》的上映後,對這兩人的互動和辦案感興趣的觀眾應該不少,類似的著作如理查沃林(Richard Wolin)的《非理性的魅惑》(雖著作內容本身不少爭議),或是電影《薩米的印記》,都嘗試挖掘一個時期的黑歷史,在歷史重新被檢視的歷程中,似乎也再次提醒時代潮流中的知識分子,切忌勿當推波助瀾的一個時代的「冥燈」。


作者:Ang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