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線上原住民博物館資料,《哈勇家》英文片名 Gaga 來自於泰雅族語 Gaga,被定義為:「血族、祭祀、地緣、共食等功能,其本意為祖先所定的制度規範,逐漸演變成功能群體,發揮共勞合作、同負罪責、同甘共苦的團隊精神。」
一部片名,闡明了作品將涵蓋兩個意涵,其一是「哈勇」一家人,其二則為泰雅族群體的血親共生信仰,以單一家庭帶出群體性觀念價值應是《哈勇家》的願景與目的,也讓人帶有這樣的期待觀賞本片。然而,我們真的能藉此了解到泰雅族所謂的 Gaga 嗎?
在《哈勇家》開頭,能看到身為頭目家族的耆老哈勇在部落山腳處,隨著兒子向觀光客的導覽詞做出一系列祭祀祖靈的動作,而孫子則在一旁跟著觀光客的驚嘆起舞吹奏口簧琴,耆老驕傲地說:
「會吹奏口簧琴的泰雅族年輕人只剩下大家眼前這一個!」
這似乎讓自娛的休閒成為「展示型娛樂」;貫穿《哈勇家》全片的建造傳統石板屋的過程,是在政府單位與基金會的補助下而生,建造完成後廣邀公部門長官,甚至外國嘉賓蒞臨觀賞,讓原住民日常成為「公開成果發表會」; 現代民主制度讓世襲的頭目家族顏面無光,投入選舉為了因現代土地劃分制而丟失的土地,反讓家族分崩離析,部落凝聚力瓦解,「現代化是否為必要」成為疑問。
一切傳統價值與信仰,成為生計的手段,以及部落價值的表象,這一切雖然符合 Gaga 定義中,部落裡的血族一同合作生活的精神,甚至在家族崩潰後同負罪責,但仍滿足著漢人的「獵奇性」,且是隨著「資本起舞」而非單純因喜悅而舞,這是導演陳潔瑤眼中當代原住民的真實血照,同時映照著泰雅族父系社會中男人一戳即破的最後一道尊嚴,薄如紙,對於本能想追求的卻壓抑深如海。
《哈勇家》中關於泰雅族傳統的 Gaga 是碎片化的,我們只能看到受現代化影響後的「新 Gaga」,隨著捍衛傳統價值的耆老逝世,缺乏這位角色所提供的「對照組」,觀眾無法感同身受真正Gaga的文化價值。
片中代表著傳統的三場殺豬儀式,一場淪為「觀光秀」、一場心計於「政治秀」,而最後一場緬懷耆老逝世的紀念,成為傳統意義上的生命循環,也成為心繫傳統的幼子的文化希望,但劇情在這裡嘎然而止,我們終究沒辦法看到傳統 Gaga 的榮光。
雖是當代原住民文化逐漸消逝的事實,卻也流失了 Gaga 與「新 Gaga」對照產生的落差感,未能為觀眾帶來更大的衝擊,甚至可能無法激起民眾保護傳統文化的念頭。舉例而言,片中安排女兒來自紐西蘭的男友,漢人背景的他卻不懂任何華文,突兀的出場或許是導演刻意為之凸顯「文化失語」,但少了更多關於他的成長歷程,我們無法得知這樣的「失語」從何而來,就像本片對於 Gaga 的鋪陳不足一樣。
《哈勇家》雖然作為文化議題電影在文本上有缺失的拼圖,但作為家庭片無疑是超群的。無論是男性與女性角色人設細膩的差異化,還是日常刻畫中,導演成熟的調度保留了素人生澀自然卻又精準捕捉角色情緒;溫和沒有突如其來的高潮情節,注入恰到好處的幽默也不賣弄悲情,使得家庭日常能日復一日地流暢,呈現普世家庭中「勉強度日」的群像。
扎實的寫實敘事讓《哈勇家》擁有力抗來自香港、技術力強勁的《智齒》取得「最佳劇情片」金馬獎座的實力——金馬 50《爸媽不在家》家庭小品,擊敗《一代宗師》取得最大獎的情況或能重演!
熱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