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波
縱使《歌喉讚》系列依循同套路的劇情公式,當要認真分類,卻又無法完全歸類作單純的音樂電影或脫線喜劇,彷彿是混搭出的變異型,在女孩力量與歡喜冤家兩股喜劇軸線搭築歌唱夢。
若將眼光望向類型脈絡的前端,《歌喉讚》的來時路可視為承襲《洛基》Rocky 系列、《舞力全開》Step Up 系列的擂臺競賽而來。這類「擂臺電影」望名思義是以擂臺競賽作為賣點,競技內容可以是拳擊、舞蹈或是歌唱,透過系列會一步步將主角推向晉級的巔峰,即使過程通常不會太順遂,不被看好的主角總能出奇制勝,觀眾深諳迎向最終成功的模式,卻屢屢拋棄理智忘我地投入每場擂臺賽的美技展現。
《歌喉讚》循著擂臺電影的公式成功,卻因為一個基本設定讓第三集註定以失望作結。要說明這個設定埋下的問題,不能不搬出同樣是歌唱競技的美劇《歡樂合唱團》Glee 作為比較。《歡樂合唱團》深知若歌唱橋段只限在舞台上發生,故事很快地將會面臨舞台荒,隨之而來尋找舞台、製造舞台的理由將越見牽強。因此《歡樂合唱團》採取結合擂臺電影與音樂劇的形式,讓歌曲除競賽爭取晉級的功能也能作為日常訴說情事之途。
反觀《歌喉讚》對歌曲與舞台連結的堅持,在第一集走完全國競賽、第二集稱霸世界冠軍後,第三集美麗女聲下一個舞台又在哪裡?隨著勞軍巡迴贏得為 DJ Khaled 暖場的表演機會是《歌喉讚3》提供給觀眾的解套方案,相較前兩集晉級結構的立體、奪冠的強烈企圖,此次的設定顯得為唱而唱、為表演而畫舞台。 . 陽春的剪輯、貧乏的編舞一直是讓《歌喉讚》歌唱橋段無法提高檔次的原因,也讓美麗女聲竟能在世界大賽擊退德國隊伍 Das Sound Machine(DSM)感到不解,就像學校社團與專業團隊的差別,獲勝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主角最大、姐妹情萬歲。平心而論 DSM 的亮相歌曲「Car Show (Uprising/Tsunami)」才是歌唱電影該交出的視聽水準,既然幕後團隊能打造出這麼吸睛的表演,為何就無法發生在美麗女聲上,這點就令人費解。
「入學」、「畢業」、「出社會」以三個人生階段的困惑為母題是個頗能發揮的設定。首集開宗明義的「全女子人聲合唱團體因為缺乏低音部向來難奪冠」,替系列電影設下一個門檻,新生入學帶來全新刺激讓路線之爭成為主調。第二集畢業前夕的焦慮還能與美麗女聲存亡互為表裡,走到系列電影的最終對決,起了個出社會後工作不如預期的頭,卻沒就此往下深探,反倒另闢親情戰場,除軸線轉換地不明所以,更把這集當作動作片來拍,能想到的理由只有黔驢技窮。
話說回來買票進場的鐵粉實在不會在乎這些設定的問題,就像John Michael Higgins、Elizabeth Banks(也是第二集導演)飾演無處不在一搭一唱酸到爆的播報員,看著美麗女聲成長至今眼中也只有疼惜之情了。
熱門討論